zhenshouzhimen.jpg

我老家门口有这么一块石头牌坊,上书:

圣旨,贞寿之门,敕旌监生杨衍之妻寿妇雷氏亲见七代五世同堂百岁寿坊

以前没看懂是怎么回事,为啥皇帝对守寡到百岁的人要特地发圣旨来表彰?

直到今天看《经济史的趣味》中说到“守寡有理”这一节,才明白:

其实汉族社会在宋代为止寡妇通常都会再嫁,守节的是少数例外。

守节风气乃是在元朝被蒙古的婚姻制度扭曲混血而成的产物,是妇女在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因蒙古人行收继婚,汉人视为乱伦,而不可接受,在元朝的统治之下经过磨合冲突,汉人作出兼顾理想与现实的均衡:丈夫死后寡妇不愿依法被收继,又想保留财产权、子女权、人身权的最好办法就是守寡不嫁。

元朝统治者面对汉人的抵抗也调整了法律的施用规定,最后取消了汉人的收继婚,接受新的守寡方式,是蒙汉妥协的结果。

开始阶段寡妇守节,主要考量是“乱伦恐惧”,后期选择守节,主要考量是财产权子女权已经转移到夫家再嫁就会失去这两项重要倚靠。还有两项社会条件的搭配因素:1)政府表扬守寡者、2)工商业的发展,寡妇较有自食其力的机会。

蒙元朝廷明白,不易强制汉人行收继婚,就退而求其次,表扬妇女不再嫁。并颁布表扬守节的行政令。后来朱元璋也颁布过类似的诏书,开始是给牌匾,后来发钱给个别节妇建造牌坊,具体方式随时间地点而异,但奖励节妇的精神,在元明清是延续的。

至于蒙人为何要行收继婚,以及守节会越来越可行,这些都是经济问题,书里还有交代。